明式家具:三分材质,七分工艺!
2019/6/4 8:08:49 浏览:5788 返回 对明式家具略知一二的人,看到罗汉床应该不觉眼生。但多数人可能不知道,看似方方正正、简约质朴的罗汉床却暗藏玄机。做工最上乘的床榻,其边围子、后围板合拢处所形成的交接点,必须与床的框格角线上下对齐;又比如,它的三面围板看上去要有节节攀升的架势,而与之相应的围子上沿也要略微上拱。此外,床榻的腿足不仅要在比例上显得粗硕,而且要微向外挓,才能与宽厚的牙板一同形成稳定的下盘。
“罗汉床的构造还是明式家具中相对简单的,它看似简约质朴,但无论比例、结构,还是每一寸的工艺,其中精妙细微处颇多,要仿造相当不易。”在收藏家张德祥眼中,明式家具“简约却不简单”。某个不起眼的细节处的比例失当,就可能造成差之毫厘、谬以千里的遗憾。
然而,在现代家具收藏界,以及古典家具制造行业中,重材质轻工艺的现象比比皆是,用张德祥的话来说:“荒腔走板的程度,让人看了无法不动肝火。”受北京楠书房之邀,他和美国收藏家柯惕思一起,依照王世襄的《明式家具研究》以及明代家具实物,用复刻的形式,以金丝楠木为材料,手工打造包括三屏风独板围子罗汉榻在内的16件经典明式家具。
两人皆是“京城第一玩家”王世襄的弟子,亦是故交。“我们复刻明式古董家具的目的,是为了让更多国人了解明式家具背后精湛的工艺,以及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智慧遗产。这也是王世襄先生研究家具的初衷。”张德祥说。这16件金丝楠木明式家具现身嘉德秋拍“美成在久——楠书房金丝楠木作品”专场,作品被藏家悉数收走,拍出22120000元的高价。
“木器怕圆”
“瓷器怕方,木器怕圆”,王世襄一直挂在嘴边的口头禅,在张德祥看来并非妄言。他坦言,此次复刻家具中,难度最大的莫过于两件圆形家具——五足内卷香几和双月洞门式门罩架子床。
“当年,王世襄先生家中就收藏了一个黄花梨材质的五足内卷香几,现在藏于上海博物馆。”张德祥回忆说,他在王世襄家中看到的那个香几,浑厚而圆润,通体看不到一处生硬的直线。“虽然体量不大,但是就浑圆这一点来说,工艺要求非常之高。”是否能完全仿照古代工匠的工艺做到流畅浑圆,张德祥并没有十足把握。他先以松木、杨木等与金丝楠木质地相近的软木做大样,经多次实验才摸出其中门道。
“古时工匠用的方法很巧妙,他们先用攒框装板,在香几表面制造出扁平柔软的‘拦水线’。在塑形时,使香几面板底端微微翘起,使其中的牙板自然膨出,在边缘形成凸出的阳线。”张德祥比划着香几腿肚解释,到了这一步,工匠们就贯通一气“顺足而下”,让香几的腿部从肩部以下向外鼓出,之后再顺势向内卷形成半球状,最终稳稳地落在托泥上。张德祥认为,如此巧思的手艺,即使用现代机械工具也很难做到。
而比香几大得多的架子床,做工之复杂足以令人吃惊。在王世襄的《明式家具研究》一书第192页,就有一幅清晰完整的双月洞门式门罩架子床图片。床上的门罩、边围子及挂檐,均匀布满了镂空的“海棠十字连方”、“灯笼锦”,不仅玲珑剔透,而且秾华艳丽的视觉效果也颇为富贵喜气。
很多人以为,这些繁复的镂空纹路都是工匠们在木板上直接凿刻出来的。然而,张德祥团队经过观察和反复推敲后发现,所有的纹路其实都是“拼接”出来的。“光一个小小的海棠花格,就要用四块木料,以榫卯插肩的结构相互咬合,四周还要再加以凿卯,形成‘十字枨’。”张德祥在准备复刻之前算了一笔账,光一个“十字枨”就包含了四榫八卯、36锯口的结构。如此推算,整张床的制作,大小部件近3000块、榫卯结构超过4000组,数量惊人,打磨、制作耗费工时难以计算。
但古人当时采用这种做工也自有道理。“像古人那样,全部花样都用木条攒接,木材受温度气候影响的胀缩完全忽略不计,而且这种结构能够承受各种外力,经久耐用。”张德祥考证以后发现,“古人以此法制器,不仅材尽其用,也充分考虑到了床架的坚实。”如果他们用整块木板锼雕花簇,横边纵茬看似一气呵成,但在热胀冷缩和外力的侵蚀下,极易开裂折断,“好看却不经折腾”。
“七分工艺”
古人对家具收藏有句行话:三分材质、七分工艺。事实上,这也是国际社会对古典家具收藏的判断标准。而明式家具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家具制造历史上的巅峰之作,靠的不仅仅是珍贵的木材,更多的是能工巧匠们对曲度、比例、结构、体量等各种要素,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细腻推敲。
柯惕思对这一点深有体会。他在美国加州“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”担任馆长的七年时间里,就拒绝过一批木料极为讲究,但工艺却很是笨拙的古典家具。“一些人认为可惜,我的理由却很简单,笨拙的做工就是这些家具的败笔,也是它们不能被当成古董的原因。”在这次复刻过程中,柯惕思虽然没有负责制作通体浑圆的家具,但诸如板式足多层格架等家具的制作过程,仍然令他印象深刻。
和罗汉床、香几,以及架子床相比,多层格架的构造似乎更为简单。“但你要知道,它的板足和曲尺板,无一不是在双层装板中间以穿带的方式制成,费工费料自不必细说。”更让柯惕思意外的是,在格架的框与格、格与格之间的衔接方式,用的都是格角插肩的形式,即前后双面进行相互榫卯。如此一来,近百个榫卯之间又相互关联牵扯。“只要有一个榫卯没做方正,就会影响整体效果。‘牵一发而动全身’,用你们中国人的话来说,就是‘满盘皆输’。”柯惕思回忆着整个复刻过程,头上汗珠微沁。
“欣赏古典家具,必须静下心来,花时间去细细揣摩。”张德祥坦言,在整个复刻的过程中,他和柯惕思必须时常把自己想象成生活在古时的工匠,撇去表面的浮华,只思考最本质的问题——既要节省木料,又要让作品经受时间和各种外力的考验。最终,他们体会到了其中的玄妙。“虽然不能说古时工匠选择的做工方案是唯一正确的,但在当时的确已经是极其精妙、有智慧的抉择了。”
当然,在复刻的过程中,张德祥和柯惕思也对一些细节做了修改。比如,张德祥复刻攒框背板大四出头官帽椅的过程中,在严格仿制原件的基础上,还加大了用料数量和挓度,为的就是让椅子看上去更加挺拔有度,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标准。“取其精华、去其糟粕,是当代人复刻古典家具时应该秉持且坚守的理念。”张德祥说,“如此,前人留下的精湛工艺和文明结晶,才不至于在后人手中萎缩衰败,遭人遗忘。”张德祥认为,只有杰出的工艺匹配珍贵的木料,才能最终打造出传世传家的家具珍品。
“罗汉床的构造还是明式家具中相对简单的,它看似简约质朴,但无论比例、结构,还是每一寸的工艺,其中精妙细微处颇多,要仿造相当不易。”在收藏家张德祥眼中,明式家具“简约却不简单”。某个不起眼的细节处的比例失当,就可能造成差之毫厘、谬以千里的遗憾。
然而,在现代家具收藏界,以及古典家具制造行业中,重材质轻工艺的现象比比皆是,用张德祥的话来说:“荒腔走板的程度,让人看了无法不动肝火。”受北京楠书房之邀,他和美国收藏家柯惕思一起,依照王世襄的《明式家具研究》以及明代家具实物,用复刻的形式,以金丝楠木为材料,手工打造包括三屏风独板围子罗汉榻在内的16件经典明式家具。
两人皆是“京城第一玩家”王世襄的弟子,亦是故交。“我们复刻明式古董家具的目的,是为了让更多国人了解明式家具背后精湛的工艺,以及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智慧遗产。这也是王世襄先生研究家具的初衷。”张德祥说。这16件金丝楠木明式家具现身嘉德秋拍“美成在久——楠书房金丝楠木作品”专场,作品被藏家悉数收走,拍出22120000元的高价。
“木器怕圆”
“瓷器怕方,木器怕圆”,王世襄一直挂在嘴边的口头禅,在张德祥看来并非妄言。他坦言,此次复刻家具中,难度最大的莫过于两件圆形家具——五足内卷香几和双月洞门式门罩架子床。
“当年,王世襄先生家中就收藏了一个黄花梨材质的五足内卷香几,现在藏于上海博物馆。”张德祥回忆说,他在王世襄家中看到的那个香几,浑厚而圆润,通体看不到一处生硬的直线。“虽然体量不大,但是就浑圆这一点来说,工艺要求非常之高。”是否能完全仿照古代工匠的工艺做到流畅浑圆,张德祥并没有十足把握。他先以松木、杨木等与金丝楠木质地相近的软木做大样,经多次实验才摸出其中门道。
“古时工匠用的方法很巧妙,他们先用攒框装板,在香几表面制造出扁平柔软的‘拦水线’。在塑形时,使香几面板底端微微翘起,使其中的牙板自然膨出,在边缘形成凸出的阳线。”张德祥比划着香几腿肚解释,到了这一步,工匠们就贯通一气“顺足而下”,让香几的腿部从肩部以下向外鼓出,之后再顺势向内卷形成半球状,最终稳稳地落在托泥上。张德祥认为,如此巧思的手艺,即使用现代机械工具也很难做到。
而比香几大得多的架子床,做工之复杂足以令人吃惊。在王世襄的《明式家具研究》一书第192页,就有一幅清晰完整的双月洞门式门罩架子床图片。床上的门罩、边围子及挂檐,均匀布满了镂空的“海棠十字连方”、“灯笼锦”,不仅玲珑剔透,而且秾华艳丽的视觉效果也颇为富贵喜气。
很多人以为,这些繁复的镂空纹路都是工匠们在木板上直接凿刻出来的。然而,张德祥团队经过观察和反复推敲后发现,所有的纹路其实都是“拼接”出来的。“光一个小小的海棠花格,就要用四块木料,以榫卯插肩的结构相互咬合,四周还要再加以凿卯,形成‘十字枨’。”张德祥在准备复刻之前算了一笔账,光一个“十字枨”就包含了四榫八卯、36锯口的结构。如此推算,整张床的制作,大小部件近3000块、榫卯结构超过4000组,数量惊人,打磨、制作耗费工时难以计算。
但古人当时采用这种做工也自有道理。“像古人那样,全部花样都用木条攒接,木材受温度气候影响的胀缩完全忽略不计,而且这种结构能够承受各种外力,经久耐用。”张德祥考证以后发现,“古人以此法制器,不仅材尽其用,也充分考虑到了床架的坚实。”如果他们用整块木板锼雕花簇,横边纵茬看似一气呵成,但在热胀冷缩和外力的侵蚀下,极易开裂折断,“好看却不经折腾”。
“七分工艺”
古人对家具收藏有句行话:三分材质、七分工艺。事实上,这也是国际社会对古典家具收藏的判断标准。而明式家具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家具制造历史上的巅峰之作,靠的不仅仅是珍贵的木材,更多的是能工巧匠们对曲度、比例、结构、体量等各种要素,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细腻推敲。
柯惕思对这一点深有体会。他在美国加州“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”担任馆长的七年时间里,就拒绝过一批木料极为讲究,但工艺却很是笨拙的古典家具。“一些人认为可惜,我的理由却很简单,笨拙的做工就是这些家具的败笔,也是它们不能被当成古董的原因。”在这次复刻过程中,柯惕思虽然没有负责制作通体浑圆的家具,但诸如板式足多层格架等家具的制作过程,仍然令他印象深刻。
和罗汉床、香几,以及架子床相比,多层格架的构造似乎更为简单。“但你要知道,它的板足和曲尺板,无一不是在双层装板中间以穿带的方式制成,费工费料自不必细说。”更让柯惕思意外的是,在格架的框与格、格与格之间的衔接方式,用的都是格角插肩的形式,即前后双面进行相互榫卯。如此一来,近百个榫卯之间又相互关联牵扯。“只要有一个榫卯没做方正,就会影响整体效果。‘牵一发而动全身’,用你们中国人的话来说,就是‘满盘皆输’。”柯惕思回忆着整个复刻过程,头上汗珠微沁。
“欣赏古典家具,必须静下心来,花时间去细细揣摩。”张德祥坦言,在整个复刻的过程中,他和柯惕思必须时常把自己想象成生活在古时的工匠,撇去表面的浮华,只思考最本质的问题——既要节省木料,又要让作品经受时间和各种外力的考验。最终,他们体会到了其中的玄妙。“虽然不能说古时工匠选择的做工方案是唯一正确的,但在当时的确已经是极其精妙、有智慧的抉择了。”
当然,在复刻的过程中,张德祥和柯惕思也对一些细节做了修改。比如,张德祥复刻攒框背板大四出头官帽椅的过程中,在严格仿制原件的基础上,还加大了用料数量和挓度,为的就是让椅子看上去更加挺拔有度,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标准。“取其精华、去其糟粕,是当代人复刻古典家具时应该秉持且坚守的理念。”张德祥说,“如此,前人留下的精湛工艺和文明结晶,才不至于在后人手中萎缩衰败,遭人遗忘。”张德祥认为,只有杰出的工艺匹配珍贵的木料,才能最终打造出传世传家的家具珍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