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木家具知识

螺钿嵌木大美不言

2019/7/11 7:35:30   浏览:4368  返回

细细梳理,就会发现明清家具在装饰工艺上繁且精。描金、填漆、戗金、螺钿嵌、百宝嵌、珐琅嵌等每一项工艺背后藏着许多的规矩和讲究。从何而来?又如何变化?从本期开始,与大家一起穿越历史时空,寻找我们的“过去”,感受这些工艺中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世界。


《明 黑漆嵌硬螺钿花鸟罗汉床》,为故宫博物院收藏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

螺钿,寄托了古人一份美的寄托。

《集韵》曰:“钿,以宝饰物”。螺钿是用螺壳与海贝,磨制成人物、花鸟、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,根据纹样图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。

螺钿镶嵌最早是用于商代的漆器装饰之中。唐宋及以后各代,是螺钿镶嵌发展的盛世。特别一提的是,唐代统治阶级和知识分子,思想大都比较开明,支持手工业技术做大做强,从而使得螺钿镶嵌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式样、手法、风格等,都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。这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素屏谣》中便可窥见一二:“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,织成步障银屏风,缀珠陷钿帖云母,五金七宝相玲珑。”诗句间体现的正是当时螺钿制器的华贵气象。不仅如此,螺钿镶嵌还广泛发展至家具、乐器、屏风、盒匣以及有关的工艺品上。


《明 万历款黑漆嵌螺钿云龙纹平头案》为稀见之物,甚为珍贵

明清时期,传统家具制造达到了艺术高峰,五彩斑斓、晶莹刷透的螺钿美质,为家具在人文的意韵之外,平添了不少美学魅力。光彩夺目的螺钿家具象征当时宫廷美学的文化品位。明代黄成《髹饰录》中载:“螺钿……百般文图,点、抹、钩、条,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。又分截壳色,随彩而施缀者,光华可赏。”

螺钿一般用于质地细密、厚重结实的硬木家具上,如黄花梨、紫檀、铁力木、鸡翅木、榉木等。木质的温润性,平衡了螺钿的艳丽华美;木材的独特纹理,应和了螺钿的绚丽色感,螺钿的镶嵌装饰与传统家具相应成趣,形成含蓄柔和、自然舒展的视觉美。


《清中期 黑漆嵌螺钿山水人物方盒》,为王世襄旧藏藏品。此盒久经历史辗转,细处的部分漆皮已剥落,但工艺之考究制作之精美不言而喻

而在工艺上,螺钿镶嵌又可分为厚螺钿镶嵌和薄螺钿镶嵌。厚螺钿镶嵌又称“硬嵌螺钿”,取材于色彩不太浓艳的老蚌、王珧、砗磲等贝壳,其厚度通常有0.5-2毫米,并且采用在漆坯或木地上挖嵌或者刮灰磨显等方法制作,历史最久远。也因厚螺钿色泽变化简单,宜镶嵌简洁明快的图案,明清两代的匠人偏向于使用厚螺钿镶嵌家具等大件器物。

凡是能传承下来的东西,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,包括螺钿镶嵌。在《髹饰录》中明注:“壳片古者厚,而今者渐薄也”。除了厚螺钿镶嵌,另一种称作薄螺钿镶嵌,又称“软嵌螺钿”或“点螺”,将贝壳原料制成薄如蝉翼的钿片,点在漆坯或木头上制作而成。薄螺钿镶嵌做出的制品会比厚螺钿镶嵌更为精巧美观,可它也有弱点,就是稳定性不如厚螺钿镶嵌,时间一长会发生钿片剥离、开裂情况。


《清乾隆 大漆嵌螺钿八宝纹葵花形捧盒》,镶嵌纤巧精工,螺钿上施阴线刻划茎脉,莲叶璎珞近似随风浮动,婉转自然,色泽光彩夺目生辉

富丽华贵的螺钿与精细雅致的传统家具结合,产生了一种美妙的“化学反应”,总有一种迷人的吸引力,牵引我们一步一步揭开它的谜底。

螺钿镶嵌的传统家具旧时受到宫廷喜爱,而今也一直为藏家所青睐,屡屡现身拍场,也皆有惊艳表现。(来源:第四十期《品牌红木》杂志  梁晓珩∕文  杨银竹∕编辑

2012-2024  版权所有:年年红家具
返回顶部